




气体管路施工技术要求及验收标准?
技术要求
(1)总体设计:管道采用1/4”外径,经过ap处理的---级洁净不锈钢管道。所有集中在气瓶柜的管路有适当的路径进入各实验桌,在使用仪器的附近接气体考克。
(2)管路设计、规划要点:
气体管路系统应具有---的气密性,---性,可维护性。
1、气瓶阀出口为gb标准的外螺纹形式,为了便于管路系统与气瓶连接,故从气瓶阀出口到管道系统应设有转换接头(气瓶接头)。
2、为了方便更换气瓶,从上述气瓶接头到调节阀之间应设有耐高压的不锈钢螺旋管。
3、由于气瓶内部的气体压力为150bar左右,使用点的压力较小,气体压力有变化,而且数值差距较大,故应在气瓶出口处设置一级减压阀(双表头)。
4、气路系统中应设有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切---气的装置—开关阀,为了开关系统的方便和快捷,本项目中开关阀采用球阀。
5、为了保持气体的纯度及管道系统的气密性,所有管道采用进口316l不锈钢管道,内表面按规定处理。
6、管道与阀件的连接,管道与管道的连接应---系统的气密性,同时要便于维修及更换阀件。
7、管道固定件要求坚固,轻巧,---。
实验室气体的危险性:
1、有部分气体具有易i燃、易i爆、有毒、强腐蚀等特性,其一旦泄漏,就可能会对工作人员及仪器设备造成伤害;
2、多种气体在同一个环境下使用,如果有两种会发生燃烧或爆i炸等---化学反应的气体同时泄漏,就可能对工作人员以及仪器设备造成伤害;
4、多数气瓶出口压力可达15mpa,即150公斤/cm2,如果发生气瓶口减压装置失灵,就有可能将一些部件激i射出去,其能量对人体或设备都具有致命性的伤害。

高纯气体管道配管
所有高纯度、高洁净的气体均需通过管路输送到设备用点(pou),为了达到工艺对气体的要求,在气体出口指标一定的情况下,则更需重视配管系统的材料选用和施工。除取决于制气或净化设备的精度外,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管路系统诸多因素的影响,因此,管材的选取应恪守相关行业原则,并在图纸中注明管道材质。9、不锈钢管件在现场安装时方可启封,启封后均要适用5n的高纯气体吹扫后才能接入系统。
管路的材质则依使用的需求进行选择,若为制程用的反应气体则选择---级的316l ep管,经电解拋光(electro-polish)处理,耐腐蚀,表面粗糙度低,rmax(maximum peak to valleyht=)约为0.3μm以下,其值远低于经过光辉烧结(bright anneal)处理之316l ba管的0.8μm,因平整度越高越不容易形成微涡流,而将污染粒子带出。316l ba管则常使用于和芯片接触但不参与制程反应的气体,如gn2、cda。管内表面粗糙度是衡量管材的标准。粗糙度越低,其颗粒携带可能性---降低。(11)气瓶须定期检验,不得超过使用氧气瓶、乙i炔气瓶,液化石油i气瓶的检验周期为3年、氮气瓶的检验周期为5年。另一种未经特殊处理的ap管(annealing & picking),则用于不做为供气管路的双套外管。

高纯气体管路的设计要点:
1.对于不同特性的气体,要规划独立的供应区域,一般分为三个区:腐蚀性/毒性气体区、可燃性气体区、惰性气体区,将相同性质的气体集中加强管理,可燃性气体区要---规划防爆墙与泄漏口,若空间不足,可考虑将惰性气体放置与毒性/腐蚀性气体区。
2.管路设计需要考虑输送的距离,距离越长,成本越高,风险也越高,通常较合理的设计流速为20ml/s,可燃性气体小于10ml/s,毒性/腐蚀性气体小于8ml/s,在用量设计方面,则需要考虑使用点的压力和管径大小,前者与气体特性有关,后者使用点的管径一般为1/4”~3/8”。(6)瓶阀、接管螺丝和减压阀等附件完好齐全,无漏气、滑丝、表针松动等危险情况,各类气压表一般不得混用。
3.根据用气设备的分布情况,高纯气体的管网不宜过大或者过长;宜采用不封闭的环形管路,在系统末端连续不断排放少量的气体,以便在管网中总有高纯气体流通,不会发生“死空间”引起高纯气体的污染。
4.管路中应减少不流动气体的“死空间”,不应设有盲管,在特种气体的储气瓶与用气设备之间应设吹扫控制装置、多阀门控制装置、用以控制各个阀门的开关顺序、系统吹除,以---供气系统的安全、---运行和防止“死区”形成而滞留污染物,降低气体纯度。
5.对高纯气体纯度要求不同的用气设备,宜采用分等级高纯气体输送系统;也可采用同等级输送系统,但是在纯度要求高的用气设备邻近处设末端气体提纯装置。
6.为了检测高纯气体的纯度和杂质含量,输送系统除了设置---的连续检测仪器,如衡量水含量或者氧杂质含量等分析仪外,还应设置定期取样用的检测采样口,以便按规定时间进行采样,分析高纯气体中各种杂质的含量。
7.在亚微米级的集成电路生产中,要求供应10-9级的高纯气体,为了---末端用气工艺设备处的气体纯度,使气体中的杂质含量(包括尘粒)控制在规定的数值内,一般在设备前设置末端纯化装置,或末端气体过滤器。
